团结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时间:2025-10-26 09:33:13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深秋时节,韩国庆州这座见证东亚文明交流互鉴的千年古城即将迎来中国客人。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前往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APEC是亚洲地区级别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广的经济合作机制。习近平主席在此平台上着眼亚太地区人民共同利益,发出开放合作的强烈时代信息中方坚定不移、共同发展,与各方一道应对变化、开辟新前景,为促进地区发展、改善人民福祉不断作出中国贡献。
这是2024年12月31日在韩国庆州火车站前拍摄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传口号。新华社记者 姚其林 摄
中国视周边为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优先方向、外交总体规划的优先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中国致力于深化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此访,习近平主席将同各方共商地区繁荣发展大计,凝聚共识各方团结合作,响应时代号召,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
建立共识?共绘亚太发展大计
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源于我们一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总纲领,源于我们坚持互利共赢。 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全面阐述了亚太合作30年来的成就。
如今,亚太地区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60%以上,贸易总量近一半。它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部门和主要增长引擎,并且处于经济一体化的前沿。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他立足地区发展大势,凝聚各方共识,引领亚太合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从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从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联动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到阐释建设亚萨地区共同体四大主要任务, 构建安萨命运共同体的任务……习近平主席通过一系列中国倡议,有力促进各方共同发展繁荣。
以亚洲为指导——太平洋一体化发展理念,中国与亚太国家持续推动地区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亚洲开发银行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2025》显示,亚太一体化持续推进,中国已成为地区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
如今,中国已成为亚太众多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达19.4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7.8%。生鲜水果、纺织服装、电子元件、汽车零配件……货流量不断增长,品类不断丰富。旺盛的贸易需求体现了强大的区域经济活力。
面对强烈的ep鉴于ge的延长政治冲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百年变局下全球经济“碎片化”,APEC面临开放还是封闭、携手还是“筑墙”的重要选择。
对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亚太的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抗、以邻为壑、‘高墙小院’、‘脱钩断环’对谁都不好。” 导致繁荣,而孤立导致拒绝。”
从坚持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积极推动加入全面渐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协定进程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近年来,中国不断为建设开放型亚太经济注入中国力量。
9月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表演“拳击”并与观众互动。新华社记者 周廷璐 摄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所长赫尔曼·劳雷尔表示,习近平主席可以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指明方向,为推动亚太地区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维伦·披奇万帕迪表示,习近平主席传递的许多理念和倡议已成为APEC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指明方向。
加深与周边国家的友谊?续写中韩合作新篇章
“海浮席上,风吹千里之外”。在韩国庆州诗人崔致远故居前,矗立着刻有这首古诗的石碑。崔致远曾留学唐朝并为官。 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韩国,就用这个友好故事讲述了中韩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故事。
作为世界和地区重要国家,中方愿同韩方合作,坚持建交初衷,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促进6月4日,习近平主席致电韩国当局。李在明总统当选将为中韩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不到一周前,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强调要维护两国关系大方向。 确保中韩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基植表示,两国元首保持战略沟通,为韩中关系指明了方向,为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合作提供了顶层蓝图。健康稳定的韩中关系超越双边范畴,这对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动力。
中韩是不可动摇的近邻。 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克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将达到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美食走上中国人的餐桌,中国小家电广受韩国家庭青睐。经贸合作持续改善两国人民生活质量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周末去上海”、“带父母去张家界”,中国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免签政策进一步激发了韩国民众赴华旅游的热情; 《赵氏孤儿》、《骆驼祥子》等中国经典戏剧在韩国上演;韩国“90后”作家金草野翻译作品荣获中国科幻星云奖; “艺术魅力——中韩水墨作品展”在两国举办……中韩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将不断缩短两国人民的精神距离。不久前,韩国海警李在石在营救中国公民时因公殉职。今年6月,中国湖南张家界司机肖波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韩国10余名乘客的安全。中国之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韩国,见证并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好邻居犹如黄金”。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与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始终把周边置于总体外交的前沿,推动和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访的信件全部包含在内。在国家外交领导人引领下,尊重彼此发展道路、支持彼此核心利益、相互提供战略支持,日益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鲜明特色。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在浩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亲、忠理念战略眼光,为发展同地区国家关系指明方向。中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不仅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注入了动力。
越南银行学院高级讲师Thi Thu认为,中国外交的周边理念提倡以信任促安全、以合作促繁荣,反对阵营内地缘政治冲突和对抗。这符合APEC倡导的包容发展精神,为亚太合作提供了思想指引。
总部位于亚太地区?与世界分享中国机遇“红薯四通八达,但块茎始终留在根部”。习近平主席用“红薯”来比喻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前进的决心“同样,无论发展到什么水平,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中国决心用新发展为亚太国家提供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加速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勾画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大稳定性和确定性。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认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对整个亚太地区影响重大,也是全球发展的动力。
中国正在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化各方产业合作,推动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用创新技术助力世界绿色转型。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印尼雅万高铁每人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9克,成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光辉典范;中国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相继投资东南亚推动各国绿色产业升级,支持全球交通运输业可持续转型;中国推动湄公河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优化跨区域能源配置,成为全球发展联盟清洁能源合作的鲜明典范。
马来西亚智库区域战略研究所代主席陈家兴表示,中国正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将中国智慧、中国技术转化为亚太地区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多边主义,严格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体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拥有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g 整个国家。加大制造业外商投资限制,优化免税入境和过境政策。中国与马来西亚等国开展“两国两园”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制度开放,通过中国大市场有力推动亚太地区一体化,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这是2024年6月13日在马来西亚彭亨州拍摄的马中关丹工业园标志性基石。新华社记者 程以恒 摄
“我坚信,中国将继续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发挥引领和核心作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表示,中国注重经济创新和开放,不仅有助于实现自身增长目标,也有助于经济复苏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四大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行动,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我们期待中国继续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
“世界经济就像我们身边的太平洋,汇聚万千波浪,连接四海,造就浩瀚辽阔的心胸,生出元气崩溃。” APEC水相连、开放合作、同舟共济。作为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中国将与各方共同把握方向、乘风破浪,为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