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换流站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戈壁滩上,面积相当于59个普通足球场。银色的线条纵横交错,钢塔高耸入云,换流变压器不断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作为昌吉至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昌吉换流站自2019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送出电量3680亿千瓦时。今年,送电量达到512亿千瓦时。 2000余台机组日夜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运维人员巡检的24小时保障。站长王宏抵达戈壁滩,开始昌吉站一号转炉的建设。 “看着昌吉换流站逐步建成并扎实运行,我很自豪能参与其中在这个工程中,我始终铭记肩上的重任。”3万多台工作设备日夜不停,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电流不断加强,最后冲到换流站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地区,点亮了万盏灯。 昌吉换流站使用的±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由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生产。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3年度“年度大工匠”张国云是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的技术人员。他攻克的技术之一是绕±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的线圈。 自1999年从特变电工一厂毕业以来,张国云在劳动一线工作了26年。他感慨地说:“公司最初生产小型中低压产品,现在生产大国必需的设备;我有幸参加包括鸡泉直流工程在内的数十个重大项目,其发展变化都与国家对电力行业的大力投入密不可分。走下正路,带好团队,把怀疑精神代代相传。 从乌鲁木齐向西行驶约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天嘎山脉北麓重镇石河子市。谈起研究工作,石河子大学张若愚教授热情洋溢。张若愚致力于推动新疆智慧棉花制造数字化技术装备发展,重点解决棉花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棉花是新疆现代农业的亮丽名片。陈学庚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河子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员表示,2024年,新疆平均单产154.9公斤/亩,总产量568.6万吨,占全国的92.2%。作为陈学庚学术团队的领军人物,张若愚深耕科顿领域多年,而新疆给了他创业的最佳阶段。 “我在石河子工作生活了近20年,这里一直是我的新家,这里是我们的事业,这里是我们的感情。”张若愚说道。 同样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天语语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红岩的这些大型无人机在农业、林业和植物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天宇航空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疆农田广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巨大;此外,新疆地广人稀,空域管理适合大型无人机公司开拓新业务。经济负责人表示,亚低高是“高”,“FEI”信心十足:“国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天上有北斗,地上有5G网络。在政策支持下,低高经济一定会快速发展。” “ 继续向西,我们到达了克拉玛依,一座因石油而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无数抽油机在戈壁上有节奏地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陈其亮1994年从技校毕业后就进入戈壁碱库采油第一线,见证了石油技术的显着进步。 “以前团队对每一个油品都进行正确的检查,现在他们可以驾驶新能源汽车高效地完成检查;石油设备检查从‘定期检查’变成‘非正常检查’。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技术,为保障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国家能源安全。”陈其良说。2025年,克拉玛依市油气当量预计突破200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1500万吨,实现24年稳稳实现1000万吨。 作为传统石油重镇,克拉玛依以数字经济为机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转型。 2012年,新疆首个云计算园区在克拉玛依建成。 2022年,在国家“东方数字数字西方计算”工程带动下,KARAMY算力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线,建成6个大型数据中心。 千帆竞立,百舸争流。在新疆广阔的土地上,传统产业不断升级,代表新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天山脚下,科研人员、技术专家和一线工人带着梦想努力工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机构纷纷加入新疆产业发展浪潮,乘风破浪,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