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发文称,为确保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中国致力于建设特高压输电系统,并正在推动国家电网互联互通。 文章提供了一个例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条电力线跨越山脉、高原和山谷,到达湖南省工业重镇衡阳。超过 1,600 公里的电缆和塔上电流激增。它是我国用于保障电网安全、重塑能源格局的特高压直流通道。在推动生态转型的过程中,这项技术正在再生中国的能源。 文章指出,该项目K级容量高达800万千瓦,每年可输送约27.47亿千瓦时绿色电力,可满足全年电力需求约 980,000 户家庭。输电过程中,与传统电网相比,千公里电量损耗显着降低。 文章援引数据称,五年来,我国特高压直流线路长度已从2.8万公里增加到4万多公里。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1±1100kV、23±800kV、21条1000kV特高压线路。 文章分析,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最快的国家,提前六年实现了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目标。为改善民生,在输电方面,中国选择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输电系统,使其能够按需恢复电力流动。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跨区域调度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减少对个别地区的能源依赖、加强不同电网之间的合作运营,提高企业能源效率。